
该产品是以水泥为基材,适量加入天然高强度骨料、混凝土外加剂等组成的干混材料,它是一种水硬性的化合物,加水拌合后具有高流动度、早强、高强 、微膨胀、灌注饱满、不离析、不泌水、不沉降、承载接触面好等特性。广泛用于设备基础的二次灌浆,钢结构柱基础灌浆,轨道基础等小缝隙粘结灌浆,地铁、隧道、地下工程逆打法施工缝嵌固,地脚螺栓锚固,混凝土梁、柱、板、墙的加固修补灌浆,其他普通混凝土难以浇注的不规则死角、边角及混凝土空洞补灌修复;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水泥套管灌浆;地基加固灌浆等。灌浆材料因其灌浆工程质量可靠,施工简单,环境友好以及相对经济效益高等诸多优势,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土建、钢铁、交通、能源、市政等众多领域。对渗漏基础进行灌浆处理是水利工程中常用的办法 , 但通常使用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灌浆材料具有浪费大、效率低 , 甚至不能凝结堵漏等缺点。因此 , 研究了一种基于水泥基的速凝灌浆材料 , 具有动水条件下凝结时间短、早期强度高和抗水流冲击等特点 , 可在一定流速、一定流量的渗漏地层中作堵漏灌浆材料使用。
■产品特点:
◎早强高强: 浇后1~3天强度高达30Mpa以上,缩短工期。
◎自流态: 现场只需加水搅拌,直接灌入设备基础,砂浆自流,施工免振,确保无振动、长距离的灌浆施工。
◎微膨胀: 浇注体长期使用无收缩,保证设备与基础紧密接触,基础与基础之间无收缩,并适当的膨胀压应力确保设备长期安全运行。
◎抗油渗 :在机油中浸泡30天后其强度提高10%以上,成型体、密实、抗渗、适应机座油污环保。
◎ 耐久性 :200万次疲劳试验,50次冻融环境试验强度无明显变化。
◎耐侯性好: -40℃~600℃长期安全使用
◎低碱耐蚀: 严格控制原材料碱含量,适用于碱-集料反应有抑制要求的工程。
■适用范围:
地脚螺栓锚固、飞机跑道的抢修、核电设备的固定、路桥工程的加固、机器底座、钢结构与地基怀口、设备基础的二次灌浆、栽埋钢筋、混凝土结构加固和改造、旧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治理,机电设备按装,轨道及钢结构安装,静力压桩工程封桩,墙体结构的加厚及漏渗水的修复,各种基础工程的塌陷灌浆以及各种抢修工程等。
■使用方法:
◎基础处理:清扫设备基础表面,不得有碎石、浮浆、灰尘、油污和脱模剂等杂物。灌浆前24h,设备基础表面应充分湿润。灌浆前1h,应吸干积水。
◎确定灌浆方式:根据设备机座的实际情况,选择相应的灌浆方式,由于本品具有很好的流动性能,一般情况下,用"自重法灌浆"即可,即将浆料直接自模板口灌入,完全依靠浆料自重自行流平并填充整个灌注空间;若灌注面积很大、结构特别复杂或空间很小而距离很远时,可采用"高位漏斗法灌浆"或"压力法灌浆"进行灌浆,以确保浆料能充分填充各个角落。
◎支模: 根据确定的灌浆方式和灌浆施工图支设模板,模板定位标高应高出设备底座上表面至少50mm,模板必须支设严密、稳固,以防松动、漏浆。
◎灌浆料的搅拌:按产品合格证上推荐的水料比确定加水量,拌和用水应采用饮用水,水温以5~40℃为宜,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搅拌。采用机械搅拌时,搅拌时间一般为1~2分钟。采用人工搅拌时,宜先加入2/3的用水量搅拌2分钟,其后加入剩余用水量继续搅拌至均匀。
灌浆:灌浆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:
◎浆料应从一侧灌入,直至另一侧溢出为止,以利于排出设备机座与混凝土基础之间的空气,使灌浆充实,不得从四侧同时进行灌浆。
◎灌浆开始后,必须连续进行,不能间断,并应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。
◎在灌浆过程中不宜振捣,必要时可用竹板条等进行拉动导流。
◎每次灌浆层厚度不宜超过100mm。
◎较长设备或轨道基础的灌浆,应采用分段施工。每段长度以10m为宜。
◎灌浆过程中如发现表面有泌水现象,可布撒少量干料,吸干水份。
◎对灌浆层厚度大于1000mm大体积的设备基础灌浆时,可在搅拌灌浆料时按总量比1:1加入0.5mm石子,但需经试验确定其可灌性是否能达到要求。
◎设备基础灌浆完毕后,要剔除的部分应在灌浆层终凝前进行处理。
◎在灌浆施工过程中直至脱模前,应避免灌浆层受到振动和碰撞,以免损坏未结硬的灌浆层。
◎模板与设备底座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100mm左右,以利于灌浆施工。
◎灌浆中如出现跑浆现象,应及时处理。
◎当设备基础灌浆量较大时,应采用机械搅拌方式,以保证灌浆施工。
■注意事项 :
◎搅拌地点应尽量靠近灌浆施工地点,距离不宜过长。
◎每次搅拌量应视使用量多少而定,以保证 40min 内将料用完。
◎现场使用时,严禁掺入任何外加剂、外掺料。
◎灌浆开始后,必须连续匀速进行,不能间断。并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。
◎加水量应严格控制,如超范围则影响材料性能。
◎灌浆完毕后30分钟内,应立即喷洒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岩棉被等进行养护,或在灌浆层终凝后立即洒水保湿养护。冬季施工时,养护措施还应符合现行《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验收规范》(GB50204)的有关规定。